我国最近公开展示了一款震撼全球的新型武器——“惊雷-1”空射弹道导弹,也有人叫它“巨浪-1”空射版。这款导弹的出现,不仅标志着我国空军首次具备真正意义上的空中核打击能力,更意味着我国“三位一体”的核威慑体系正式补齐了最后一块拼图。 所谓“三位一体”,就是陆基导弹、海基潜艇和空基轰炸机三种发射平台同时具备。 这三种系统互为补充、互相掩护,谁也不能被轻易摧毁,确保在遭到敌方核打击后,我国仍然有能力发动毁灭性反击。 这种“第二次打击能力”才是真正让对手不敢轻举妄动的底气。 过去,我国的核威慑主要靠陆地上的洲际导弹和海上的核潜艇。 空军这块板块一直是短板,主要靠轰-6系列轰炸机撑着场面。 但轰-6的设计最早能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,虽然后来不断升级改造,但航程、隐形能力和突防能力,与美俄那些动辄隐形、高超音速的先进平台相比深圳股指期货配资深圳股指期货配资,确实差距明显。 “惊雷-1”的出现,彻底改变了这种局面。 这款空射弹道导弹,可以从轰炸机上发射,射程达到惊人的8000公里,飞行速度极快,还能在末端机动规避拦截。简单讲,就是你很难打得中它。 更重要的是,这种组合很可能只是过渡方案。 我国军工的一贯逻辑是“先造弹,再造平台”。 意思就是,导弹先研究出来,能用了再说,至于以后给它配什么更好的飞机,再慢慢来。 现在看,轰-6N就是那个“先把球传出去”的队员,“惊雷-1”是进攻武器,但最后能不能“进球”,还是得看未来更先进的轰炸机。
这就引出了另一个关键角色——传闻中的“轰-20”。 这是一款我国正在研发中的下一代战略轰炸机,很可能采用类似美军B-2或B-21的飞翼式设计,具备远程航程和隐形能力 一旦“轰-20”服役,“惊雷-1”这样的导弹才算真正找到了理想的搭档。 届时,我国空军不仅能远距离精确打击,还能在敌方雷达眼皮底下悄悄接近目标,真正实现全球打击能力。 想象一下,一架隐形轰炸机带着高超音速核导弹,悄无声息地飞临敌方战略要地,对手根本不知道从哪来、怎么拦。 这种威慑力,不只是震慑,更是让对方在决策时必须三思的“压力山大”。 从战略层面看,“惊雷-1”的亮相,既是武器系统的突破,也是战略思想的进阶。 它让我国的核威慑体系变得更加完整、更加可信。 尤其是在我国坚持“不首先使用核武器”的政策前提下,强大的“第二次打击”能力,是让对手相信我们“说到做到”的关键。 当然,目前“惊雷-1”真正的战略效用,还受到平台性能的限制。
但它已经是一个明确的信号——我国不仅已经补齐了空基核力量,还在为更强大的未来布局。 等到“轰-20”真正走出机库,与“惊雷-1”这类导弹形成组合,我国的“三位一体”核威慑能力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。 在全球战略格局中,这不仅是力量的增长,更是国家安全底线的坚实保障。 现在的“惊雷-1”,是我国战略空军的起点;未来的“轰-20+惊雷-1”,将是震慑全球的终极组合。
配配查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